「中國絲綢賞識」 一絲不苟,心細如塵

IMG_0026 IMG_2778 IMG_2752

 

【人間社記者 區麗儀香港報導】蠶的一生何其短,然而對社會經濟和文化藝術影響極大。在中國,絲的漂絮方法啟發了做紙技術,綢的印花技巧促進了印刷術的誕生,絲綢成為重要的貿易商品、國家的標誌和專門的學問。香港佛光道場2014年2月2日大年初三舉辦「中國絲綢賞識」講座,緣起道場佛光緣美術館1月7日至2月8日的「錦上飛彩‧緙絲藝術展」。講座承蒙敦煌研究院特別研究員李美賢女士再次蒞臨道場主講,逾百信眾於早上禮千佛法會後出席講座。

正如住持永富法師總結,絲綢是中國文化藝術的瑰寶,李女士用心解說,加深大家對絲綢的認識。古人若沒有禪定功夫,散心雜亂,難以完成高質素的絲綢製作。李女士指出緙絲織造難度極高,美術館展覽的緙絲《金剛經》難能可貴,必須具備清淨心才能完成,製作人員甚至在織造前燒香念經,工作期間不作交談,仿似進入了三昧狀態。李女士所言証明,專業也就是專心一意,投入才會成功。人生苦短,人類一直尋求人生的意義,「春蠶到死絲方盡」,堅持或執著,人生有選擇。

蠶繭抽絲

講座以蠶絲為主,「絲綢之路」(Silk Road)一度興起熱潮,在19世紀由德國地質學家利希霍芬命名。蠶的一生從蟲體到飛升,被古人視為人生的縮影,民間習俗,以絲綢包裹往生者和蛹棺葬。及後貴族穿著名貴絲綢衣服,平民粗衣麻布,故被稱為「布衣」。

絲綢經蠶繭抽絲而來,蠶絲的頭名為緒,將蠶繭放在熱水中找「頭緒」,找不到便「茫無頭緒」,多則「千頭萬緒」,書的首頁有「緒論」,雜亂為之「紊亂」,「有條不紊」就易於找出源頭。

絲的特性是纖維長,一個蠶繭可以抽出800至1,500米的蠶絲,具強大的韌力和彈性,纖維密度比羊毛及麻糼細得多,透氣吸收力強,輕盈光亮,因此古人將絲作為衣服的原料。

製絲程序

在熱水中溶解絲膠,繅取絲緒。未溶解絲膠是「生絲」,溶解了成為「熟絲」,古人將精練稱為「練」或「湅」,即除去絲膠雜質的過程。斷了的絲線名「綿」,精的為「綿」,粗的是「絮」,是故「敗絮其中」。綿比較柔薄,因而「纏綿」和「綿薄」。

紡輪又稱「紡專」、「瓦」。「專」是紡紗的動作,將多條纖維揉成一條線是為「專一」。生男孩「弄璋之喜」給他一塊玉(璋),生女孩「弄瓦之喜」給她一片瓦(紡專),女人生成辛苦命。

梭牽引緯線,織布要不斷換梭,變成「日月如梭」。經線從扣齒中穿過,「絲絲入扣」需要認真和「一絲不苟」。眾多的絲線穿過綜眼有序地「綜合」一起。「木蘭當戶織」,雙扇為門,單扇為戶,沒有電燈,織機放在戶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簡單踏實。

絲織品按照組織結構、綢面花紋、工藝及用途分成綾、羅、綢、緞、錦、緙絲等品種。總之「先敬羅衣後敬人」,緙絲最珍貴,「通經斷緯」為基本織法,美術館展覽的緙絲西方淨土經變圖,製作時間長達8年,「一心不亂」,最佳考驗。

從李女士的解說中,不難發現中國繁體文字包含豐富的創造力,以及獨具深層的意義。

中國絲綢簡史

五千多年前,中國已經開始育蠶繅絲,出土文物顯示中國絲織技術水準極高,設計有創意,出現異域聯珠、對獸、對禽紋圖案。二千多年前,絲綢由南方傳到北方,新疆出土了大量絲織品,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亦有絲綢的記載。隋唐絲綢受中亞和波斯影響,文化交融,織造漂染技術和花樣圖案達到非常高的水準。宋元明清重視吉祥圖案,流行緙絲做花鳥畫。元代遊牧民族,出現大量織金錦,一直影響至明清。

結語

李女士指出,絲綢文化是最早連結世界各大文明之物質文化,絲織與四大發明有關,絲綢具多種社會功能,包括宗教服飾、支付赋稅、賞賜臣民、安撫外族等。絲綢紋飾結合多元文化,絲綢是涉及地域最廣而又歷久常新的物品。李女士講解詳盡細緻,住持贈送大師最新的「詩歌人間」予李女士留念,講座結束。

回應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