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禹法師 香港美化人生佛學講座 人間佛教語錄

[人間社記者悟空香港報導]我們生活的人間,有男女老少、五欲六塵、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等種種不圓滿。我們如何在這個缺憾的世間裡,獲得歡喜自在,發揮生命價值?如何擁有安樂生活?11月21及22日覺禹法師在香港佛光道場「美化人生佛學講座」,以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語錄》,為大眾開示如何通往幸福之路。兩晚講座近千信眾出席,為幸福人生加油。

《人間佛教語錄》是星雲大師年來各場合的開示,整理編輯為三本書,有關人間佛教的思想理念都在裡面,而且每節很短,很適合大家平常閱讀。

人間佛教是釋迦牟尼佛一脈相傳的教法,是一種積極奉獻人生的大乘佛教,學佛者應積極奉行。覺禹法師指我們付出的同時一定會失去某些東西?例如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自己的娛樂等。唯是同樣兩個小時,你選擇來聽經聞法還是與朋友看電影?那一個可助你提升內涵品質?那一種生活適合你?如何從服務奉獻中照顧好家庭?值得我們思考衡量。

如何離苦得樂,走上幸福之道?覺禹法師開示我們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心。佛教的起源是從滅苦開始,覺禹法師糾正大家一個錯誤觀念,佛陀開示四聖諦──苦、集、滅、道時,先講苦是因為眾生的根性「果」易明而「因」難曉,為了方便化導,因此佛陀不得不先明示苦相,令眾生生起厭離之心。再示集苦之因,繼示涅槃快樂之相,然後說修道之法。所以佛教講苦,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知道苦的實相,進一步去尋找滅苦的方法,離苦得樂,獲得解脫,才是佛教講苦的最終目的。

如何離苦得樂,走上幸福之道?法師引星雲大師在語錄裡幾點給我們參考,就是「健康的生活」指飲食節制、作息正常、情緒平和、物用淡泊;「育樂的生活」需要親近善知識、不縱欲、適當分配時間;「包容的生活」以尊重的態度包容異己、傷殘、冤仇和無心的錯誤;「廣結善緣的生活」講的是「人緣好」,生活要多行方便給人結善緣;「修行的生活」指在「不自苦、不自惱、不悔施」的條件下,護持佛教事業,廣植福德因緣。

佛陀降生人間,是為眾生指出離苦得樂之路。故此學佛的目的是在於追求幸福與安樂。一個信仰佛教的人,最重要的是把握自己的心,駕馭自己的心,唯有用心去體會佛法,將佛法用諸於平常生活,這種生活才是最幸福最快樂的。

回應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