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義工培訓課程 — 「香港佛教史的認識」 百花齊放 步向光輝

(左起)覺梵法師與檀講師嚴崔常敏居士主講「香港佛教史的認識」義工培訓課程。(人間社記者陸英偉拍攝)

【人間社記者吳瑞英香港報導】 7月12日,香港佛光道場義工培訓課程「香港佛教史的認識」,覺梵法師聯同佛光會檀講師嚴崔常敏居士主講香港佛教的起源及佛光山道場在香港的發展,120名位義工出席。

從覺梵法師和嚴太的講述中,大家得知香港佛教可追溯至1,500多年前中國晉代杯渡禪師由金陵(南京)乘木杯來到香港,紀念禪師的杯渡寺(今日的青山禪院)及靈渡寺現今仍在新界屯門和元朗。清未戰前,中國大陸局勢動蕩,不少僧侶南下。寶蓮禪寺、東普陀寺、志蓮淨苑、東蓮覺苑,以及大嶼山和荃灣的大小茅篷都是在1840年鴉片戰爭後興建。嚴太多次強調佛光人很有福報,相對昔日舟車勞頓前往出林寺院,大家可以安住在佛光道場和佛香講堂學佛。

1916年,學佛人士開始組織佛學會。1920年,太虛大師應邀到香港說法。事隔70年,1990年永惺法師主辦「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會」,星雲大師應邀在紅館主講三天佛學講座。正如覺梵法師指出,兩位高僧及一代宗師開創香港宣講佛學的風氣。太虛大師佛教革命未成功,星雲大師繼續努力,身為星雲大師的弟子,推動人間佛教責無旁貸。

二戰後,不少孤兒流浪香港街頭,香港佛教聯合會開辦中華佛教義學,義學隨之紛紛興建。其後,佛教團體成立多間佛教學院,並開辦老人院和醫院等社會福利服務。何東夫人張蓮覺居士及靄亭法師早於1931年創辦立寶覺義學,發展至寶覺學校,1935年建立東蓮覺苑,佛光山慈惠法師及永妙法師分別擔任兩屆院長。

早期都市缺乏講經說法的道場,士紳利用素食館做傳教的場所。1925年,居士林成立。嚴太的同修嚴寬祜居士創辦香港佛經流通處,佛教學會及學佛人口逐漸增加。

覺梵法師指出,佛光山在香港的發展不容忽視,1983年設立佛香精舍,擴展出佛香講堂和佛光道場。星雲大師多年來在紅館講經說法,開創香港佛教新面貌,接引無數人學佛及進入佛門。2002年星雲大師從西安恭迎佛指舍利經香港到台灣,成為劃時代創舉,拉近兩岸距離。佛光山在香港弘法至今34年光景,與其他佛教團體繼續努力弘法利生。

覺梵法師和嚴太把香港佛教發展娓娓道來。圖書館義工、菩四會長吳琼聲稱「上了一課很有意義的歷史課程,為佛敎奉獻的高僧大德,讓佛敎得以發展,實屬難得」,很高興看到星雲大師弘法的照片,十分珍貴。

兒童室義工陳詠茵表示,前人無私奉獻種下的菩提種子,讓我們可以很自在就得到佛法,今次課程加深認識本土佛敎的發展過程,令自己對服務奉獻有所啟悟。保安组李雪芳表示,從不懂香港佛教史到現在得到認知,受益良多。

百多名義工一同走進時光隧道,細味香港佛教史的點滴,尋找共鳴。(人間社記者陸英偉拍攝)

眾義工對圖片說明十分感興趣。(人間社記者陸英偉拍攝)

回應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