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為有 以空為樂

【人間社記者 關榮蓮、林愛文、黃子婧 香港報導】短短260字的《般若心經》蘊含無窮智慧,但如何運用在生活上?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法駕香港,於11月2日晚於香港佛光道場,以星雲大師著作《般若心經的生活觀》書名為題開講緣起空性般若要義。「知空就不苦」,保和尚深入淺出地講說,令在場六百多位信眾聽聞思惟佛法,學習到在生活中慢慢斷除煩惱根源的方法。
保和尚首先提到,《般若心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華,許多佛教徒能抄、能背、能誦,但卻未能如實理解。學佛離不開「聞、思、修」的指引,在正知見、正思維的引導下才能有正確的修行。我們的心常容易受到外境的影響,唯有依靠智慧才能從煩惱中看清真理實相,身苦心不苦,便是解脫。
保和尚指出,經典中「空歡喜」一詞的原意為「知道空,才會歡喜、快樂」,星雲大師也提到要「以無為有,以空為樂」,理解「空」的法義很值得大家思考學習。和尚並以五蘊、三科、十二因緣、四聖諦和布施波羅蜜等法解說「諸法皆空」之理,緣起性空是一體兩面,不墮有空二邊,便不會起對立分別心。有佛法的人遇到煩惱,能以忍耐、包容和慈悲去面對,由此智慧自然逐漸增長,煩惱相對減少,就是與般若相應的生活觀。
保和尚引用洞山良价禪師幼年思考 「無眼耳鼻舌身意」的公案,為大眾闡釋《心經》中「無」的含義。無,是雖然有,但不可得。星雲大師曾開示對於世間的一切,「享有」比「擁有」更快樂。知足的人,是天下最富有的人。保和尚鼓勵大家,佛法真理遍一切處,若能用心,隨時隨地都可悟道。學習《般若心經》能讓我們在觀察世界本身的般若、無常、性空中生起信心,依靠智慧去面對煩惱、妄想,乃至獲得超越知識的無分別解脫。
剛從英國學成歸來的張天駿師兄表示,講座讓其明白世間無常,所以不用執著。「空」不是否定一切,知空也知有才不會偏執。陳嘉翠師姐對「煩惱從六根、六塵起」印象深刻,明白對治煩惱的方法便在看到、聽到的當下,不分別,不打妄想。麥鳳儀師姐認為,空是真理,世間萬物在無常變化中,明白這個道理便懂得放下,而不會對境生迷。人生一半一半,要過中道的生活。而且正因無常,擁有時更應把握,失去也不應起煩惱。

心保和尚為大眾講說「以空為樂」在生活中的運用。(人間社記者任良民攝)

心保和尚講堂的號召力非凡。(人間社記者任良民攝)

心保和尚於香港佛光道場開示《般若心經的生活觀》。(人間社記者任良民攝)

港澳深總住持永富法師為大家介紹心保和尚著作《雲居晨悟》。(人間社記者任良民攝)

香港信眾歡喜聆聽,學習心經的般若智慧。(人間社記者任良民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