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香港佛教學院 香港維摩書院 春季開學典禮
發心立願 自我提升
【人間社 吳瑞英 關榮蓮 香港報導】
香港佛光道場開辦的香港佛教學院及香港維摩書院課程,於3月12日舉行聯合開學典禮,佛光山港澳深總住持永富法師主禮,香港佛光道場監寺覺毓法師及諸位法師列席,線上線下近60人參加。除了香港學員可以在道場上課之外,來自美國、中國和台灣等地的學員,也能夠透過網上同步學習,發心立願,改變習氣。
總住持永富法師開示,學員要提起稀有難得的心来學習,更重要是釐清自己學習的目標,思惟導師們在課堂上給大家忠告的真實意義。學員無論是為了廣結善緣、圓滿個人生命、或為了實踐修行而選修學院和書院的課程,都必須具備善心善念,把握當下學習的因緣,以及調整待人處事的態度和方法。總住持勸勉學員,在開學時就要發心立願,改變多生以来累積的習氣,學員們互相交流也十分重要。
監寺覺毓法師勉勵大家,學習佛法是內化的長期過程,從而鞏固正確的生命價值觀。道場提供的課程都是啟發式教育,引導大家把學到的理性知識,吸收成為重要的價值觀與智慧。監寺指出,生命中沒有比學佛更美好的事情,用佛法掌控生命之船舵,必能到達更寬廣的地方,將狹窄的小我擴大為無私和無我。
督導陳映霖在百忙中抽空修讀香港維摩書院的課程,希望研習佛法有所增上,並在佈教的服務中能令蓮友受惠。鄺婉彤從第一屆佛光香港書院到維摩書院,持續學習,沒有間斷,以努力學習和修行來報師恩;聽經聞法,服務大眾,在生活上運用佛法,讓她更堅強地面對家庭及事業的轉變,與人相處,亦比以前更包容和忍耐,情緒更平穩,生活也更自在。
上海的王麗萍線上分享,佛光山是大家的慧命之家,香港維摩書院則是她的人生加油站;能在線上和不同地區的有緣人一起在佛法上增上,感到很幸福;希望能把所學在生活中實踐,做一位菩薩道的行者。課程讓台灣的何玉玲有了反觀自省的因緣,令她對外境少了一份攀緣心,遇到不順利的事情,也可用同理心、包容心和𠄘擔心面對;發願實踐大師提倡的三好四給,以身作則地影響身邊的人。
香港佛教學院陳姍自言學佛時間比較短,但學佛後,她變得更有智慧地面對生活上的煩惱;學佛前,若遇上困難,她只會埋怨別人,但現在的她懂得自我檢討,改善自己的習氣。周子賢一向喜歡思考宗教和哲學的問題,希望通過學佛改變自己;亦期許以不比較的心,用功修行,放下對人事物的執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