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佛教大光慈航中學家長日

三好校園寓教於樂 傳遞正面的價值觀

【人間社 吳志榮、區麗儀 香港報導】

3月2日,佛教大光慈航中學家長日,550名學生連同家長回到學校見老師。香港佛光道場人間佛教讀書會30名義工組員在校園內舉行讀書會及雲水書車閱讀活動,透過三好遊戲及手作DIY、靜心抄佳句、三好悅讀樂項目推廣三好教育,並設立教育資訊站,讓學生和家長認識道場提供完整的佛學課程內容。

梁穎媛校長感謝佛光道場在校內推動三好校園活動,並恆常舉辦不同的活動讓學生參與,包括新春美食義賣素丸子、擔任供佛齋天法會獻供人員,更於佛陀成道日舉行「臘八粥傳光明」活動,派送臘八粥到學校,讓中六同學感受到光明的力量和祝福,以正能量迎接公開試和人生新的一頁。學校約有三分之一學生是跨境學生,有見於近年內地信仰佛教的人數有上升的趨勢,以及家長表達希望子女入讀佛教學校的意願,校方舉辦不同類型的佛法活動,讓學生、家長和大眾認識正信的佛教;培育學生有感恩心,將促進良好人際關係的三好精神發揚光大,以行三好和校訓「明智顯悲」作為日常生活的指導。

中三學生王家褀是跨境學生,媽媽楊敏是回族人,信奉伊斯蘭教,認為精神上的涵養和行三好非常重要。家褀表示,三好遊戲很有意思,抄寫法語「只從柔處不從剛,只想好處不想壞」,提示做事要慢慢來,不要對人太強硬。完成一件事情要想好的方面,結果無論好與壞都接受。

中三學生陳希怡和媽媽一起玩三好砌圖遊戲,媽媽認為從中學習做事不要放棄,開始了就要堅持做下去。希怡表示 Team work makes dream work (團隊合作使夢想成真) ,認為「佛教心態好,甚麼事情也有解決的方法」。

中四學生陳景培認為佛法可以令生活過得更好,相信因果和輪迴,因為佛學老師劉家發在課堂上引用星雲大師的教導,以空氣比喻業報輪迴,幫助理解無形但存在的影響深遠事物。

中二學生黃浩瑜和媽媽鍾劍英一起參與遊戲。媽媽對三好教育感到很受用。認為聞法因緣難得,見到道場維摩書院海報,在兒子鼓勵下,立即報讀,並表示5月會在道場皈依。

中四學生陳景培(右一)和五位同學在佛學老師劉家發(左一)帶領下,參加香港佛光道場2月舉行的供佛齋天法會,擔任侍席,學習用心將食物供奉給護法諸天。法會圓滿,與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合照留念。(相/香港佛光道場提供)
學生和家長從早上到下午陸續到達學校。三好教育活動開始不久,已經有學生和家長靜心抄佳句。(人間社記者蘇漢耀攝)
三好教育資訊站,提供香港佛光道場完整的佛學課程資
訊 。(人間社記者區麗儀攝)
人間佛教讀書會義工組員向學生介紹佛光道場佛學課程的內容。(人間社記者岑衛琴攝)
人間佛教讀書會義工組員與佛教大光慈航中學梁穎媛校長合照留念。(人間社記者蘇漢耀攝)
中三學生陳希怡和媽媽一起玩三好砌圖遊戲,媽媽笑說用了半小時玩超級難度高的紙牌砌圖遊戲。(人間社記者岑衛琴攝)
三好四給砌圖遊戲寓意人生要有目標,不要怕艱難。依三好規則而行,前路有光明和希望。(人間社記者岑衛琴攝)
三好砌圖遊戲設立龍虎榜,增加遊戲趣味。(人間社記者鍾慧珍攝)
手作DIY愛語棒讓學生加深對三好四給的印象,並引導思考行三好四給的實際例子,以及對社會的正面影響。(人間社記者岑衛琴攝)
學生在手作DIY愛語棒寫上行三好的心得。(人間社記者岑衛琴攝)
集印卡透過集印和贈送精美小禮物,鼓勵學生參與有意義的三好遊戲。(人間社記者岑衛琴攝)
比賽拋豆袋到貼有三好或四給貼紙上,然後說出實踐三好四給的例子。(人間社記者羅寶賢攝)
家長專心抄寫法語。(人間社記者雷秋華攝)
學生與家長一起靜心抄佳句。(人間社記者雷秋華攝)
中二學生黃浩瑜和媽媽鍾劍英展示抄佳句的成果。(人間社記者雷秋華攝)
抄法語讓大小朋友都心開意解。(人間社記者雷秋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