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月份大悲懺法會修持

善用其心 自淨其意

【人間社 吳瑞英 香港報導】

3月2日,香港佛光道場舉行大悲懺法會修持,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主法,開示禮拜大悲懺應有的心態。現場與線上近4,700人修持。

永富法師開示,拜懺在於自我反省,假如只流於形式,在拜懺的過程中表現恭敬,但沒有用心理解和實踐,回到日常生活中依然故我,心浮氣躁,做事缺乏耐心,那麼拜懺是不會受用,也就是不會發揮真正的作用。如同義工服務若流於形式,無法體會服務的意義,忽略自己的言行與他人的感受。一句不適當的說話,不僅可能傷害他人,還會令人對道場留下欠佳的印象,沒有實踐大師「給人歡喜」的精神。誠如大師過去教導,我們心中要有人,強調「利他」與「無我」的修行觀念,與菩薩的發心和發願的意義一致。學佛就是要跟佛陀學習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學習有次第,以念誦〈大悲咒〉為例,初學者首先要「口誦流利」,然後「記憶純熟」,循序漸進,「依法而修」。咒語的學習也提示我們,做事不能操之過急。依法而修,不要過於執著罪相。祖師大德指出,「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罪業的根源是無明與煩惱,重點在於消除無明、斷除煩惱,而非糾纏於罪相,陷入負面的情緒。

「不只是知道,而是要證道」,永富法師叮嚀,透過大悲懺法會修持洗除內心的煩惱、糾結污垢。要證道也就是要做到,做到「佛光四句偈」的慈悲喜捨,有感恩心就會處於歡喜的狀態。

卓麗儀表示,拜大悲懺是每月修持的好因緣,懺悔往昔諸惡業,清洗內心污垢,倍覺清淨自在。總住持的開示,引領著她歸向正途,修行有正確的方向。來自廣州的何凱馳透露,每月大悲懺法會修持是她每個月的功課,感覺實體修持有切實的內在體驗,因而不畏路途遙遠,專程來道場參加修持,所獲得的法喜十分難得。徐玉玲因疫情期間只在線上修持,如今重回道場實體禮懺,感受到佛菩薩的加持力量,心情特別舒坦,懺除罪業倍感得力。溫珊珊表示,拜大悲懺讓她懺悔後,對信仰的信心增長。是日總住持開示,提醒她在實踐佛法上要加強力量。

總住持永富法師開示,大悲懺修持流於形式就不能有所受用。(人間社記者陳佩英攝)
香港佛光道場大悲懺法會修持,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主法。(人間社記者陳佩英攝)
總住持永富法師拈香禮佛。(人間社記者陳佩英攝)
誠心合十投入大悲懺修持。(人間社記者陳佩英攝)
大眾至誠以香花供養。(人間社記者陳佩英攝)
小朋友學習隨懺文誠心禮拜觀世音菩薩。(人間社記者陳佩英攝)
大眾執手爐繞壇念誦〈大悲咒〉。(人間社記者陳佩英攝)
至誠懇切禮拜觀世音菩薩,感應道交難思議。(人間社記者陳佩英攝)
總住持永富法師為信眾甘露灌頂。(人間社記者陳佩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