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藝術

最新報導

  • 【人間社記者區麗儀香港報導】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聯合舉辦「人間佛教的生命書寫與家國關懷」圓桌論壇。第一天開幕禮(4月16日)在中文大學舉行,舉辦論壇主要目的是「就『生命書寫』和『家國關懷』的兩個角度,探討過去高僧大德自傳內的思想學說,從而獲得啓發。大師的《貧僧有話要說》和《慈悲思路‧兩岸出路》也是自傳式的著作,對生命體驗和家國關懷極具參考作用... [更多內容]
  • 【人間社記者陳郁芸香港報導】「莊志輝世界巡迴展」3月15日晚上七時在香港佛光緣美術館進行開幕典禮,,佛光山港澳地區總住持永富法師連同著名設計師劉小康及資深電視監製梅小青出任主禮嘉賓,逾60人出席。 莊老師指分享藝術一定要有創意,而創意就是不一樣和存在差異的。他的作品由早年集中反映內心世界,到後來接觸佛法,明白佛法是最具創意的。佛陀從東西南北各處訪道而覺悟超出生老病死,當中啟發他無窮的創作力量。 ... [更多內容]
  • [人間社記者吳瑞英香港報導]「金光絢麗、史仁傑,王月英,王秋蘭師生麥金藝術展」在香港佛光缘美術館展出。二月六日下午五時舉行開幕典禮,佛光山港澳地區總住持永富法師、麥秸藝術家史仁傑老師伉儷及學生王秋蘭参展者等,八十人出席開幕禮。 1958年史老師在學生時代,偶於一次下鄉勞動時,無意間發現被人當作禾草的麥秸發出來的光彩,因而觸發思想,並經内化,從而經過半世紀摸索,不斷創作,終於「變廢為寶,變草成... [更多內容]
  • 【人間社記者 陳郁芸 香港報道】資深廣告及商業攝影師張益平老師以「影藝傳承」為主題,在2016年1月5日於佛光緣美術館舉行攝影展開幕禮。張益平老師連同香港國際攝影節主席高志強先生、HKPPN創辦人之一 Mr Raymond Ng、香港八和會館總幹事岑金倩小姐、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石鏡泉先生、文匯報董事兼副社長馮瑛冰先生、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督導吳其鴻先生連同港澳地區總住持永富法師出任主禮嘉賓。... [更多內容]
  • 【人間社記者關榮蓮香港報導】時光仿似倒流一百年!一種古老的攝影技術,在「影藝傳承 . 濕版攝影示範講座」內展現無遺。香港資深職業攝影師張益平及其團隊,帶備已超過一百年歷史的攝影機,還有活動黑房、其他儀器及器材,2016年1月2日來臨香港佛光道場P3 平台,讓20多名對傳統攝影有興趣的人士,親身體驗一種已漸漸被歷史遺忘的濕版攝影藝術。希望大家身處數碼化年代,反樸歸真,透過整個製作過程,用更認真的態度... [更多內容]
  • 各位護法、朋友們,大家吉祥!   送走乙未羊年,迎來丙申猴年,佛光山走過半世紀,春風依舊百花香。新的一年,祈願每個人都能聰敏靈巧,增福增慧。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教育是百年樹人大計,所以我一向重視。去年元月,我飛往菲律賓關心光明大學的購地、開學等情況,並和當地信眾、藝術學院、佛教學院的學生們接心座談,我雖然看不到他們年輕的臉龐,但從他們開朗歡喜的音聲,我深信,教育可以改變未來。 ... [更多內容]
  • 為推動星雲大師提倡的「生活書香化」及「三好四給」之人間佛教理念,行動圖書館──雲水書車於本學年開始展開定期的校園服務,先後與佛教孔仙洲紀念中學、茂峰法師紀念中學、佛教大雄中學、寶覺中學等結下書香法緣。 目前的服務模式,主要以每月一次的定期探訪為主。同學有時利用小息、午膳和放學後的時間看書;有時是在佛學、中文課由老師帶來閱讀。每次出車,大約可服務200至500同學。此外,亦有學校邀請法師在書車... [更多內容]
  • 【人間社記者甘淑英香港報導】佛光人關懷長者義不容辭,2015年11月29日工聯會東涌聯絡處、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主辦「2015東涌長者同樂日」,大埔分會、菩提四分會、銅鑼灣分會、金剛分會、荃灣分會、太古城分會協辦,各分會與眾社區團體一起參與。佛光青年團表演:《菩薩心青年力》及《種子》,帶動現場唱和;長者同樂日並提供愛心義務剪髮、免費素食、趙州茶、穴位推拿、中醫義診、多個遊戲攤位等精彩節目,超過300... [更多內容]
  • 【人間社記者 婉文 香港報導】 「如是觀.金銅及玉石佛像觀賞 – 陳瑞燕藏品展」開幕禮於11月7日下午五時在佛光道場佛光緣美術館舉行。主禮嘉賓有香港佛光道場佛光緣美術館館長永富法師、護藏者-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陳瑞燕教授、文化村長者用品有限公司創辦人羅守弘先生暨夫人陳美儀居士、佛光山檀講師嚴崔嫦敏居士、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副會長李美賢居士。 陳瑞燕教授致辭表示,「祥和莊嚴的佛像以外型表達內涵,... [更多內容]
  • 10月28日,雲水書車首次開進天水圍,與佛教茂峰法師紀念中學的師生結緣。 茂峰中學與道場結緣始於《365》,但陳志雄校長自豪地表示,該校已連續三年送畢業生進入佛光大學,更有學生以佛教學系為第一志願,也學習得很好,是學弟妹們的楷模。各級學生先後在不同課節,由老師帶領到書車閱讀,大家選好書便到旁邊的膳堂翻閱,一邊寫閱讀記錄,偶爾和同學分享交流。全日共服務約500學生,有同學於書車離開時揮手說:「下...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