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昌雄教授:生死圓舞曲——高齡社會的生死學 — 心得報告

陳淑惠 (台灣)

感謝蔡教授帶來如此精彩豐富的講說,讓我們能夠更深一層地認識死亡的意義,並且尊重生命,認識死亡,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生從何來?死從何去?」這是我們人人面對生命都會產生的疑惑,我們會想深入了解為什麼我們會誕生來到這個堪忍的娑婆世間,我們甚至覺得莫名其妙的來,那麼,這是既定無法改變的事實,是不是就該讓自己學會接受這樣的安排,認真與自己的生命對話,對生死大事有自覺與醒覺的思考能力,好好探究與坦承如實面對這樣的生命歷程,生與死的深層經驗,本身皆是我們內觀與直覺的體會,而非能夠藉由外在客觀與外求的知識所能一語輕易道盡的。
其實我們平常就該訓練自己,面對任何的人事物都要學會放下與放手,訓練久了自然而然就會成為習慣,將來我們就真的能夠真正不執著的放下與放手,毫無罣礙的瀟灑圓滿此生的任務。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我們獲得多少外在的物質享受與地位,不在於別人的評斷與打分數,我們應該告訴自己:生命的意義在於不斷地、深入地探索無窮無盡的生命內涵與意義,尋求生活的目標與價值,當我們面對逆境時,應該知道這都是來考驗與磨練我們的,激發我們的智慧,開發我們的心性,增長我們的見聞,是來成就我們佛道上的寶貴經驗與學習,因為,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這四句看似簡簡單單然而卻清楚明白道盡因果輪迴的關係,值得我們人人好好獨自思維與反觀自己,好好探討自己內心世界的真實聲音,更值得提醒自己: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我一直記得看過這樣的幾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寫出來跟大家分享,更希望能夠帶給大家不同以往的感受與體認,利用時間獨自品味與細細思維這幾句話背後真正深藏的蘊含:  來時糊塗去時迷 空在人間走一回
未曾生我誰是我 生我之時我是誰
長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矇矓又是誰
不如不來亦不去 亦無歡喜亦無悲 !
人生的成績單是自己寫的,生是從生命之流的上一站來,死是往生命之流的下一站去!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因緣與必須去完成的功課,唯有把握有限的生命替自己創造無限的因緣,好好認真經營這期的生命,替自己寫下自己的歷史,隨時做好準備,認真努力生活,未來必定就不會恐慌與害怕,記得!只要你肯努力踏實而活,人生必定不會有怨言與遺憾,人人都會活得有希望與活出自我的價值。願共勉之。 

王志慧 (香港) —都市佛學院

蔡教授今天的講座讓我想起,香港的第五波疫情已有幾千人因病離世,真令人痛心,此時此刻對生死學的認識實在刻不容緩!
        十二年前,我父親離世,當時我不懂生死學,心情徹底崩潰的,因為沒有準備,生活、工作都一片混亂,經過數年才慢慢恢復過來,面對喪父之痛,我承認很失敗,當時支持我活下去的,是星雲大師談生死學,大師的話支持我渡過心理難關,也讓我有能力照顧好母親及弟妺。
        後來我學習佛敎生死學,從研讀慧開法師的《生命是一種連續函數》我把心結解開了,今天蔡教授說現代人物質豐富但心靈空虛,很有同感啊!我家是中等家庭,收入可以維持不錯的生活,但是心靈上非常缺乏安全感,感覺很多事很不真實,父親走了之後有段時間我很怕黑,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生命的目標,這樣的人生就像蔡教授說的「存在的空虛」!
        蔡教授說生死學是每個人必須學習的課題,我慶幸有機會學,還讓母親、弟妹努力念佛拜佛,面對生命的逆境我們學會更積極,正如蔡教授說死亡是每個人都會面對,要及早準備,母親最後一段路也算是走得比較安樂自在,到2017年,母親往生了,我再度面對喪親之痛,心情不比之前好,只是心靈沒有那份空虛感,開始懂得為母親做她需要的事。
        面對親人離世,我學到很多,蔡教授的話:「形體的死亡會讓人毀壞,但死亡的觀念卻可以拯救人!」親人離世離開我,但是精神長存我心裡,我自己也要努力為生命奮鬥,做好對死亡的準備,也希望可以用自己的經歷鼓勵其他人,為生命好好努力💪
        還有一點很想說,作為一個佛教徒,我很希望能夠學習有關臨終關懷的技巧,希望能夠幫助有需要的人走好最後的路, 感恩蔡教授今天精彩的演說🙏 

梁燕萍 (澳門) —都市佛學院

尊敬的總住持:吉祥,早上好。感謝蔡教授星期天的生死圓舞曲一高齡社會的生死學之講座,記得我小學,中學時代,我對死亡都有些恐懼,尤其對到殯儀館參加喪禮儀式,做瞻仰遺容的儀式我是閉着眼睛不敢看,因為怕這個面容永遠留在我腦海裏。但自從入了香港佛光道場,參加了都市佛學院一些線上課程,改變我自己對死亡的觀念和理解,尤其是上個星期天聽完蔡教授的講座,讓我對人生之生死有了新的感悟,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規律,我們每一個人都無可避免,現在我反而非常敬佩一些社會工作者及一些義工在安寧病房服務癌病末期之病人,他們每天都在看不同的人生,而對著這些病人,知道他們的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相信需要很強大的內心以及對生死很淡然的人生態度才可以做到。

簡秀翎 (台灣) —都市佛學院

謝謝教授對「生死圓舞曲」這課題,做了精闢的講說,學生受益良多,一直已來學生對於這生死課題很感興趣,菩薩道的路上自度度人,誠如今天的講題「生死圓舞曲」如何舞動這生死曲?聆聽教授專業的講說,能與醫學與佛教不同的角度去做結合與運用,真是令人心生歡喜。其中對於教授在「平衡的宇宙觀-人跟宇宙的連結」這一章結,很是認同相應,尤其是當看到那張沙畫(納瓦荷人),看到出現了佛教的卍字很是感動,任何的國度文化任何的宗教體系,生命都是融合的,人跟宇宙的連結更是一體無二的。最後謝謝教授對於學生所提問的「如何病情告知」做了精彩的回覆講說,期待很快能有因緣再聆聽教授您的講座,阿彌陀佛🙏🙏🙏

麥鳳儀 (香港) —都市佛學院

今堂生死學的講座,內容豐富精彩,提醒我們應思考兩大人生課題。如何生存得有意義?如何面對死亡不恐懼?蘇格拉底的名句,「未經反省的人生是𣎴值得活著」,意思是在短促的生命裡,應考量如何令自己的人生活得有意義,一切的功與業,卻是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請別活在別人的目光下。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短更不在擁有世上榮耀富貴,而是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做些利益眾生的事。 死亡如影隨形,生命無不是時刻消逝。儘管我們不知自己何時離去,但需要有智慧面對生死的問題,在活著時多作善業,從助人當中,明白人生活著的意義和價值,在人生謝幕時,沒有恐懼不安,沒有遺憾地離開,以感恩慈愛的心,迎接更好的來生。

吳志勇 (香港) 

死亡大事的是現代科技發達,物質充裕年代的一個難題!
從古到今,人類都未曾一刻離開過死亡的身影。但現實當中,我們是如何去處理死亡呢?誠如蔡教授所說,大多數人都抱持著一種逃避的心態,或者是對科技的迷信,又或盲目服從現代醫療系統的機械操作;把自然生死機制分割,否認死亡;主動或被動地抗拒死亡,導致生命跌在誤區中,產生一連串的社會問題—生死倆不安。
雖然是佛教徒,對生死也有著迷思,自身也是在三次喪親中漸漸得到啟示!慶幸自己是佛光人,能在生死學這門課中,得到正確的生死觀,來處理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工程。
香港-吳志勇合十 

余玉蘭 (香港) —都市佛學院

因少數國家才有安樂死,而部份病人因過度治療或变成植物人,所以佛教徒死後輪回对他們有所啟發。

黃若琴 (香港) —都市佛學院

更了解很多人在生命盡頭時的不安、恐懼、無助;希望自己能夠在有生之年,去學習寧養善終的服務。

王楚花 (香港) —香港維摩書院

今天蔡教授的講座,內容是高齡社會的生死學—在疫情背景下,講題真的十分適時,給人省思如何面對生死的問題,體會生死邊緣抉擇的重要性。真感恩教授的講座分享
個人分享:回想2019年,姐姐在臨終前的三個月,因癌細胞已擴散全身,已到末期,當時她全身腫脹,食慾欠佳,大小便失禁。可是她的生存意志十分強烈,眼看自己的兒女和孫兒們,真的不捨得離去,又也許是時辰末到吧!看見她力撐強忍痛楚的執著。使我想起已往生二十多年的母親,她為了回家養病,在醫生面前總撐著精神的樣子,真不愧是兩母女。
回應講座:試問一個被病魔折磨的人,心中所思所想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從講座中提到死亡學—高齡社會老年多重失落與安養課題,真的是現今社會需要去好好探索的課題。但我相信大部分在病榻中的高齡長者們 會希望回到自己家裏與家人共度最後的時候,更也會希望不會被拋棄在醫院,無人問津欠關懷的景況。
臨終關懷: 想起佛陀在世時代,佛陀教導釋迦族難提,以三種「心安」的方法、教化 、關懷疾病困苦的優婆塞、優婆夷;佛陀也曾為長壽童子做「臨終關懷」 的開示,教導長壽童子學習「四不壞淨」。
三種心安法: 於佛不壞淨、於法不壞淨、於僧不壞淨。對佛的信心要堅固,滅除所有欲望,遠離貪瞋癡,不要再生起顧念,就可以得到真正的解脫,究竟常樂。資料「心定和尚佛學講座」
四不壞淨:對佛、法、僧的信心堅固不變;對聖賢所教導的戒律,持戒清淨。故名佛不壞淨、法不壞淨、僧不壞淨和聖戒證淨。此法門是契應和攝受那此重於信仰(相對於著重智慧)的修行人,是在重信與重福德的修行中,導向菩提,契向會般若,而特別適合在家弟子的修行方法。
以上資料來源(覺醒心靈成長中心)
啟發:以上的講座後,反思臨終時要走的路。也和女兒們分享自己不想被拋棄的意願,她們說知道。 

吳瑞英 (香港) —香港維摩書院

人間佛教生命應用系列講座,本週禮請蔡昌雄教授主講:「生死圓舞曲-高齡社會的生死學」。 汪教授為我們講解,當代社會面對高齡生死課題、生死學的面向,帶我們探索生命的意義的價值。印象深刻是醫療情序上,只求苟延殘喘以儀器延續非人的命,便得個體死亡尊嚴場然無存。其實這也是末學親身的體驗,見到親友們的真實個案,十分感概!從教授指出安寧照顧的重要性,關懷中多考量去瞭解病者的情緒,及清楚他們的意願作出最佳的幫助。教授叮嚀:每個人都要建立自己的生死觀,從真相上面清楚認識當中意義,重點是有正確的生命觀念與態度。教授寄語我們「形體的死亡會讓人毀壞,但死亡的觀念卻可以拯救人!」這場講座帶給末學既沉重及開括的一課。如主題說生死圓舞曲,開宗明義地告訢我,每個人的生命就像在人生舞臺上,演譯著自己生命的流轉,世間的苦樂如大師所說一半一半,只要佛法引領自己建立正知正見,面對人生終結時,最重要做到無怨無悔,便沒有任何畏懼了。

李時枚 (大陸) —香港維摩書院

法師吉祥:這星期天聽蔡教授的【生死圓舞曲-—高齡社會的生死學】後,感觸良多,當年老時面對生死,或者絕症面對生死時,個人覺得有信仰和沒信仰會有很大的區別,像教授說的那樣,當今社會除了物質進步之外,社會上沒有一個終極指引方向的機構。當然我們每個人都在去往極樂世界的路上,而我能在去往這路上的時候,遇見了佛法,並有幸能在法師們的講解下聽經聞法,學習佛菩薩的智慧,開闊心界,改變思維,改掉過往的壞習慣,讓自己的人生不要活得空虛和焦慮,用佛法建立好自己的生死關,將自己人生的意義活出來,當有天自己真正面臨死亡時,正是我期盼著那種坦然與從容……

林燕儀 (香港) —香港維摩書院

生死圓舞曲 - 高齡社會的生死學
感恩蔡教授講解了古今中外人類社會的死亡文化與面對的態度,因為理性與科技發展,引伸出當代社會對死亡的否認文化。醫療主導死亡的情況下,把生命不斷拖延,令病人不斷受著痛苦和壓力。從而高齡社會的死亡課題備受關注;種種的心靈照顧、護理照顧、臨終關懷等,不斷研究、不斷改進。
步入中老的我,以前也恐懼死亡的來臨,不知怎樣去面對。幸好我得聞佛法,瞭解到緣起法、無常無我,漸漸不再恐懼與擔憂了。想要有一個樂活的安老環境,必須先安住心靈,懂得放下,保持清淨正念,瞭解死亡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把握時間好好修持,期望下一期生命往生善道。再次感恩蔡教授的精彩分享。 

孫海明 (大陸) —香港維摩書院

蔡教授的講座內容,通過對生死學的深度解讀,開拓了我們的視野,激發了我們對於生死學的學習熱情。一門看似枯燥嚴肅的課題,還有這麼多的學問。提起大眾敢於直面嚴肅的生死話題,生死學充滿了內涵,是一門解脫學。特別他的研究內容非常有現實意義和普世價值,涉及癌症重病群體,安樂死、老年安養等,讓人感到學者的人文情懷。生命固然是無常的,一系列的成住壞空,讓人無奈,但有這樣一群品德高尚、孜孜不倦地學者、行者在路上,相信世人都將受到幸福與安樂!祝福佛光大學的老師們,你們的熱忱和敬業必會贏得更多的尊重和支持,諸事圓滿,吉祥如意!

徐潔儀 (香港) —香港維摩書院

今天的生命應用系列講座-講者:蔡昌雄 教授(南華大學生死學系)講題:《生死圓舞曲—高齡社會的生死學。一個很特別的課題,在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可以由自己去掌控,可是《出生》跟《死亡》卻剛剛相反。因為《死亡》示現了人生最大無常,不但讓自己感受到無能為力、甚至是事與願違。從臨終至即將面臨死亡的過程中,讓我們可看透《面對生命終結時》不是只有採取消極的方法;也可以採用積極的態度來面對。應隨著在世間的不同因緣,給與身邊的人《生死療癒》,讓他們意識《死亡》不是代表生命終結,而是面對生死慈悲與沈沅。

陳映霖 (香港) —香港維摩書院

現代人的生死問題,離不開一系列的生命意義及生命看法。死亡系統與文化態度包含了死亡揭露程度、平均壽命的長度、對人文意義抱持的觀點。
美歐對死亡存在否認文化,華人對死亡有雙重效應,也對死亡有種禁忌。其實生命就好像航班轉機一樣,現代很多人在臨終時未必得到適度的照顧,可能是家屬的要求,接受了過度治療,面對死亡的抉擇,有人會選擇活下去,也有人尋求結束,瑞士是現時可以為國外人提供安樂死的地方。
死亡是自古以來人類社會的普遍事實,但是不同歷史時期與不同社會所仍屬的死亡態度與文化各自不同。依據死亡系統構成的四大要素可以判定不同社會的死亡文化特徵。高齡社會的挑戰很大,當中包括老年健康和膽養,死亡課題往往被忽略,形體的死亡會讓人毀壞,但死亡的觀念卻可拯救人。 

陳瑞英 (香港) —香港維摩書院

蔡教授的高齡社會的生死學講座:講座初期教授引用很多學者的論說,聽得有些費勁,後來說到死亡的決擇我就很留心聽,因涉及醫療上的決擇和安寧病房等等,我一邊聽就想起我弟弟從發現患病到往生,一幕幕在腦海呈現。感受甚深。只可以說,感恩我遇上佛法,多年前上過主持一堂助念課和聽過慧開法師的生死學講座,知道對病者可提供正確的觀念,知道自己將面對死亡,這時期可做些什麼,對弟講述往生後可去的地方,為他展現來生可更好,而弟弟努力的去做,對自己做錯的深深懺悔,發願往生淨土,常提起正念,日常生活我們一家人盡力照顧,不離不棄,弟弟常說沒有遺撼和掛心,有信仰對病者非常有幫助,後期入院也說不要為他做入侵性搶救,我們家人都照他意願,入院一星期左右就往生了。我自己學佛後經歷了母親和弟弟的離去,常想起我可以做得更好嗎?但明白每個人因緣不同,盡力了就好。我只想每個人都懂得照顧臨終病人,不管年輕或長者,讓他們正確面對死亡,不要增加彼此的壓力,就如我分會一位師姐的哥哥,昏迷入院至今,曾和我弟同一間病房,現在師姐挺遺撼,當初醫生告訴她可放棄治療,但她哥哥的太太和師姐都要醫生極力搶救,現在疫情又不能常探望,她哥哥身旁都是維生設備,師姐想起哥哥這樣剩得軀殼,值得嗎?沒有感觀知覺,沒有尊嚴,彼此都疲憊。

曾淑敏 (香港) —香港維摩書院

感恩蔡昌雄教授帶領我們探討現今社會高齡人士所面對的生死問題。隨著醫療發達,物資豐裕,人越來越長壽,全世界高齡人士的比率不斷提升,所產生的種種社會問題亦不斷增加。身體是否健康與精神生活息息相關,我深信如果長者們都能夠信仰人間佛教,藉著三寶庇佑,讓身心靈得以健康發展,老有所依,生活充實,活得自在,當面對生死時,亦不會那麼恐懼,這便是信仰的力量。

黃靜儀 (香港) —香港維摩書院

這個星期講座主題[生死圓舞曲 – 高齡社會的生死學]蔡昌雄教授
講座後,有同學問安樂死與他殺是誰的業?
教授回答身體已經到了一個不行的地步,一定要離開。如果有些慈悲的人,會自動離開,不讓他殺的情況發生。
讓我憶起以前的愛犬,她自知自己已經到了不行的地步,當時我在上海工作,得知她的情況,馬上趕回來,想與她見最後一面,回到家裡,她已經打算慢慢步回自己的籠等待死亡,我馬上抱起她,對她說,希望她能夠再陪伴我一個星期,她看著我,依偎在我身上,我感到她很瘦很瘦,然後喂她喝了一點水,但她一直沒辦法進食,我一直抱著她,看著她越來越衰弱,真的好傷心好心痛,過了幾天我跟朋友通電話是否要讓她安樂死,不用她辛苦?可能她聽到我講電話,隔天早上她就在我懷裡慢慢的離開了,由於當時我還不是佛教徒,我不知道怎樣幫助她,我聯繫了一家寵物善終服務公司,為她安排佛事,希望她能往生極樂世界,來世可以轉世做人,在她還活著的時候找朋友的師父為她皈依。佛事後,我回家為她抄了心經,當時的我只知道有心經而已。直到現在每次想起她,我還是會哭,經常做夢見到她,對她非常不捨。
今天聽到教授的講解,明白身軀不行就會腐爛,衰竭,狗狗很懂事,自己離開了,不讓我為難安排她安樂死,也不會讓我有殺業。我相信我跟狗狗的因緣很深很深,希望來世也能跟她一起相處。 

劉詠儀 (香港) —香港維摩書院

蔡教授講座令我認識到生死學的發展,各世紀死亡系統的分類,直到現代對死亡的否認,因為現代醫療技術發逹,如插器,插管,用呼吸機,延長了人的生命,也延長了痛苦,這也是現代人否認死亡的心態,教授也提到信仰令人更開放面對及肯定死亡,教授介紹了芬蘭及台灣的安寧服務,香港也有這類服務,透過這個講座我更認識這項服務的重要性,相信現在香港也進入了髙齡社會,死亡學對社會是一個重要課題,老年人怎樣找到生命意義,講座令我明白承認死亡的重要性,感恩教授有系統的分享了高齡社會的生死學概念。

鄧晃香 (大陸) —香港維摩書院

感謝蔡昌雄教授“生死圓舞曲高齡社會的生死學”的講座,讓我認識死亡的重要面向,人生如舞臺,我們從一個很小的細胞,在母親的懷裡不斷的成長,一直演變到今天,直到最後,我們結束的時候,離開這個世界。因緣具足就生,因緣結束就滅。星雲大師開示:生,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在覺悟者的眼中看來,生,是死的延續;死,是生的轉換,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生死一如,何足憂喜?有些人臨死時的時候,苦苦戀棧世界的七情六欲,放不下子孫家產,不想死,不肯死,好比烏龜脫殼之被撕裂,被銼刮一樣痛苦,佛教不是這樣,在佛教裡,人死亡之後,脫離了千鈞萬擋的軀殼,感到無比的輕鬆,就像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何等自在,一般飄然瀟灑,悠遊逍遙,經過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裡。
死亡是自古以來人類社會的普遍事實,但面對時,無論是臨終者還是家屬是不容易接受的,家屬面對贍養照顧的沉重負擔和醫療方式抉擇:插管還是不插管?急救還是不急救?治療還是放棄治療?婆婆進醫院,就是沒有七嘴八舌的家屬親人意見,我們才可以抉擇不插管、不急救,不治療。但是醫生說不能完全不治療,除非放棄治療回家,當時因為請不到照顧護工的問題,沒有回家,就看著她每天給打肚皮針,說是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我們要求不要打,醫生說社保會來查,所以不治療不行,這已經是最基本的治療,都已經不能行動,還治療什麼?真的如教授講座說的:“當代的死亡多數發生在醫院、殯儀館等專業機構,由專業人士處理強勢的醫療體系主導死亡的發生形式,造成急救、插管等儀式化的醫療行為•只求苟延殘喘以儀器延續非人的生命,使得個體死亡尊嚴蕩然無存,人性的需求無法在臨終病床上得到滿足”。
農村一般回家往生的,除非特殊情況急病死在醫院,終於請到護工了,我們就同婆婆出院,婆婆出院回到家,我每天就是以自己瞭解的一點點往生真理,同她說往生的好處,一天講一點點,講了5個月,臨終者面對死亡的焦躁不安,真的很難放得下。目睹死亡,瞭解因緣法,建立真知真見,樹會依生長的方向倒下,人亡亦然,生命住在身體裡,身體就像旅館,結完數離開,就要好好上路。生前培養堅定的善習性,找一個方法讓自己解脫,訓練正確的心念,一心念佛,心地清淨,希望可以預知時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脫離輪迴。

鄧淑芬 (香港) —香港維摩書院

感謝住持!感謝教授內容的啟示,高齡社會遇到生死課題與死亡方式決擇,開啟末來人生道路!
高齡社會中遇到善終生死問題,大部分甚為排斥!一些害怕或是抗拒說這個問題,認為是不吉祥,不好兆頭!因為一般人對於生死課題,不太瞭解,執著而產生恐懼,以為肉體的死亡,就是生命終結!
生命是永續,不生不滅,一期生命的死亡,就如衣服穿舊了,就換新衣服,下期生命重新開始!
老人家心理失落的狀況,如身體功能退化,朋友可能越見越少,白髮送黒頭人…等,以及沒有自己人生目標與方向,人生無明,就會黒暗無光,閒著過日子,妄念就多了!所以,高齡也要有自己身心靈樂活,開心活力地,活出生命的品質,如:做些輕型運動,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參與一些團體活動,認識些新朋友….!
人生不管任何年齡層,存在重要的,是要有方向與目標甚至有自己的信仰,信仰也能給予歸依和正力量向前走,以念佛法門就能安住身心!當找到了自己生命存在的價值,就有方向,感到喜悅、寧靜、感恩;好好活在當下,力行三好,自利利他,儲備資糧.…!現今社會,科技發明,藥物發達,如插管等醫療方式,使到病人延長生命;其實,反思過度醫療,是否病人身心痛苦,同時家人也辛苦嗎?!高齡面對死亡缺擇,要有積極主動行動面對的態度!意思就是做自己生命主人,不能讓自己拖延到體弱氣衰和不清醒狀態,不然,什麼有力氣跟阿彌佗佛on line 呢⋯!如此而言,就以正知正見正確觀念面對生死課題,心無掛礙⋯將來才能灑脫走一回啊!還有恐懼生死嗎?! 

鄺婉彤 (香港) —香港維摩書院

生死學,牽涉到社會學、科學、醫學、法律等層面,這個話題很嚴肅,尤其華人社會,更加對死亡有所忌諱,認為不吉利,儘量避免談及這個問題。最近我的一位年青女性朋友,只有35歲,但是突然發現身體有兩個腫瘤,尺寸大得不能接受手術,只可接受化療。初步報告,癌細胞已經從2個器官擴散到淋巴及血管,情況有點複雜,真的不樂觀。她沒有任何宗教信仰,心裏面很徬徨,沒有方向。我告訴她,心裏面覺得煩悶不安,可以向觀世音菩薩祈求,希望能夠遇到好的醫護團隊及適當的治療。面對生死,如果有宗教信仰,我們雖然感到不安,但是會有一個方向,自己誠心懺悔,並祈求諸佛菩薩加持,渡過難關,甚至臨終的時候,也知道自己想去的地方。總而言之,就是要正面地面對死亡,不會自尋短見,亦不會尋求安樂死。道場現在已經開放,希望這位朋友在接受化療前,能夠來禮佛,最好是佛誕期間,我可以帶她來道場參訪,與佛菩蕯結緣,心靈得到安慰,努力及正面地面對她的病痛。

關榮蓮 (香港) —香港維摩書院

醫療的進步, 反而令生命由自然死亡的文化到否認死亡的文化!可嘆我們正處於過度醫療、延續非人生命、尊嚴蕩然無存的世代,資源錯配,更增加了病人和家人的痛苦,又何苦呢?!
蔡教授提到芬蘭模式,爸爸生前也是樂活的一族,行山、下棋、嘆茶是他的日常。他也會不時約三五知己出外旅遊,只是臨終前兩三年,因行動不便,才不再外遊。
至於往生的問題,因爸爸年事已高,我和家人商議好不做CPR、維生醫療或緩和醫療,免卻爸爸受不必要的侵害。最後,在家人的陪伴下,在佛號聲中和爸爸送別,爸爸總算是萬緣放下,安祥往生。令我不能完全釋懷的,反而是病情告知的問題。感恩教授指出,「病人是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病情的!」我估計爸爸不說是不想我擔心,我也因醫生未能完全確定病情,又不想爸爸罣礙而選擇不說。雖然處理方法未必是最好,但回想起來,爸爸應該也是知道自己的情況,而且是預知時至的,我總算能釋懷了!感恩! 

杜鈞兒(香港)—佛光香港書院

感恩汪教授以個人的體證分享她追求身心靈成長及滿足的生命歷程,從覺悟、管理好自己到有能量去感染他人,向著利益眾生事業發展,找到快樂人生之路。 教授從內到外的蛻變,隨著自身能量的不斷增強,周遭的環境人事物也相應的作出轉變,提昇到與其能量頻率相接近的,猶如住持所說我們是大宇宙中的小宇宙,是大能量埸中的一個單位,藉由佛法引領我們覺悟自身的如來本性,行菩薩道利益眾生乃至於成佛,我相信那時的能量定必強大至能與整個宇宙相呼應,很感恩江教授真誠無私的分享及住持的精華開示。

邱旻誼(香港)—香港佛教學院

蔡昌雄教授的講座,主題為創造⼀致性的內在談話。教授講解了維琴尼亞•薩提爾提出的五⼤⽣存姿態,包括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及⼀致型。在不同得情境,在不同的關係,我們有機會出現五種類型中的不同類型應對。
五種類型,除了⼀致型外,都有缺乏的地⽅,討好型缺乏⾃我關注,指責型與他⼈隔離, 超理智型忽視情緒需要,打岔型想逃避真正要處理的事情。但是其實每種類型都有獨特的內在能量,討好型的⼈對他⼈情緒敏感,願意關愛他⼈,指責型有⾃我肯定的種⼦,超理智型能理性⾯對問題,打岔型有佛新有趣的創造⼒。
我們⽤薩提爾提出的⽣存姿態類型來了解⾃⼰的⾏為慣性,但不應規限⾃⼰,如能觀察⾃
⼰有某種形態的傾向,就思惟能如何達致內在的平衡及⼀致性,因為只有在這個影態下, 我們才是真正的⾃在。

蕭婉欣(香港)—香港佛教學院

今天上午的生命應用系列講座由黃國彰教授主講,分享「創造一致性的內在對話」。黃教授的演說生動,鼓勵同學們在聊天區上發言,又提供渠道讓同學們隨意發表意見。他也跟我們分享了他教學時的故事,讓大家一起思考和討論。整個講座都在同學的踴躍討論下進行,充滿學習氣氛。

黃教授指出每個人都想成為一個別人眼中更好的人,所以有不同的求生存的姿態,意思是我們由於要得到他人認同和關懷,便會採取不同的對話模式,而這些模式是由於我們忽略個人、他人或情景而產生。這五類姿態分別是討好型、指責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一致型。

我是屬於討好型,尤其是在工作上。俗語有云:「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工作需要團隊互相合作和忍讓,才能順利完成。因此,與其斤斤計較,降低工作效率,不如我來接受別人,特別是老闆的要求,完成工作。可是,「討好型」的人是過分壓抑自我,內在能量較弱,我往往在任務完成後感到後悔,覺得自己貶低了自我價值,總是心有不甘。相反,「一致性」姿態的人既能關注自我也顧及別人的情感及客觀環境,是理想的溝通模式。但這並不是每人都能做得到,要在人際關係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做到面面俱圓是不容易,是需要學習的。 

陳楓瑩(大陸汕頭)—香港佛教學院

感謝老師為我們詳細介紹五大類求生姿態,透過老師理論+案例的介紹,也認識到自己不僅僅是討好型(這個之前已經認識到,還頗為苦惱),也認識到自己有時候是指責型或打岔型,就是基本很少時候是一致型,這也是自己經常覺得很煩惱的一大原因,因為忽略了自我、他人或情境,而導致內外不一、喜怒無常。非常感謝老師,會在介紹每一個類型的時候,告訴我們每個類型的優點是什麼,讓我們在認識到自己問題的時候,也能肯定自己。很喜歡開始的時候介紹薩提爾老師提到的那句話“不論外在條件如何,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無法做出改變的”,老師提到的很多人到最後,是被動接受外在的環境,讓自己處在消極的環境中,也發人深省;確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沒法改變,而是自己放棄努力,也可能是因為日漸沉溺與外界種種誘惑或打擊中,而導致失去內省的能力,進一步失去了認識自己、改變自己的能力。我們需要不斷給自己信心,認識到求生姿態有問題,很好呀,總比沒看到問題好,若能不斷改進,人格也是可以調整的,一定會越來越好。

周子賢(香港)—香港佛教學院

這個講座主要性格分類和不同人的處事思考方式。指責、討好、超理智、打岔和一致型,在情境、自我和他人三個部分有不同的反應。

我很明顯是超理智型 。我童年時,家庭發生了一點事,讓我覺得父母不可靠、親情不可靠,只有自己的理性和知識可靠。所以我選擇理智行事。而且面對生活中的苦難時,理性可以讓我們超越個體的苦難,在精神和社會現象的層面上寄託和排解壓力,如果依賴情感的話,面對沒法解決的難題時,就可能心理十分不穩定。

但依賴思考成為了強逼症,這又十分痛苦。我也覺得自己挺沉悶、對自己對別人很嚴格、不太擅長表達自己的內心。現在我也在嘗試改變,要放下過多思考。希望自己能夠多從情感的角度體驗這個世界,成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不要只是一個冰冷的思考機器。 

鄭暉莉(香港)—香港佛教學院

人都會有不同的面具在面對生活上的人事物,無論哪種性格特點的人都有不足和正面值得學習的地方。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會更學會接納自己的不足,看到自己的優點。然後在往一致性方向的人格去提升和突破自己。熟處令生,生處令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