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孝道月地藏法會修持

實踐菩薩願行 廣行利他事業

【人間社 李彩碧 香港報道】

《地藏經》有佛門孝經的美譽,也是修學菩薩行的一部大乘佛教經典。8月23日,香港佛光道場舉行地藏法會,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主法,帶領與會大眾恭誦《地藏菩薩本願經》,現場及線上近六千人參與修持。

總住持永富法師開示,《地藏菩薩本願經》有十三品,歸納為「專明地藏能度之主」、「專明地藏所度之機」、「專明度脫方法」、「特明成佛之因」四大章節,重點是發揮孝道的精神,透過度己度人的願心來圓滿生命。經文具有注重孝行、說明善惡因果、闡揚地藏菩薩大悲大願菩薩行的特色。地藏菩薩以無數化身利益眾生,調伏剛強眾生。地藏經其實是針對行者說法,經文指出剛強難化、習惡罪苦眾生「舉心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須從知「苦樂法」入門,從而知「善惡法」。由知「苦樂法」循序漸進入四聖諦法門,發願、修道,走上離苦得樂之道。地藏菩薩在大乘佛法中是「願力法」的總代表,地藏經引導我們體會「無形界」的力量及相對的「有形界」眾生無力感。「十善十惡」是從「有形界」通往「無形界」的管道,也就是把眾生從有形界接引到無形界。在生時、死時皆可以恭敬心向諸佛菩薩作種種供養。綜觀地藏菩薩行願,實是一位不可思議的總代表,而《地藏本願經》是眾生契入地藏菩薩大悲大願精神、與一切諸佛菩薩結緣的經典。

永富法師總結,地藏經除了讓大眾理解孝道的重要性和因果業報的道理之外,更讓我們了解地藏菩薩的大願行。透過地藏經的持誦與地藏菩薩相應,學習菩薩的大悲大願才是重中之重。「諸供養中,法供養為最」,期盼信眾把孝道月法會的修持心得紀錄下來,與大眾分享,並透過持續進修佛學課程鞏固佛學基礎,佛法有所增上。

陳進其感到法會氛圍殊勝莊嚴,被善信的虔誠心打動,體會到自己仍有很多不足,要繼續精進,面對困難要懂得忍耐。李曉勤表示永富法師唱誦音聲嘹亮,帶動自己更投入感受地藏菩薩的大悲大願,菩薩不辭勞苦度脫剛強難化眾生令她非常感動,希望多參加道場活動培植更多福德因緣。鄭慧貞認為總住持在法會前說明經文的重點內容,令她加深對地藏經的理解,更能契入當中的義理。

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開示《地藏經》的結構,讓大眾更能明白經文的意涵。(人間社記者張祖華攝)
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拈香供佛。(人間社記者張祖華攝)
信眾恭誦《地藏菩薩本願經》,隨文入觀,感受地藏菩薩的大悲大願。(人間社記者張祖華攝)
一年一度孝道月法會進入尾聲,信眾把握因緣參加地藏法會修持。(人間社記者張祖華攝)
信眾祈願學習地藏菩薩的大願行。(人間社記者張祖華攝)
總住持永富法師派發結緣點心。(人間社記者張祖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