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孝道月供僧道糧功德回向法會修持

延續正法 禆益社會

【人間社 陳映霖 香港報道】

供僧道糧是敬重三寶,護持出家眾安心辦道,弘法利生,有助淨化社會風氣。8月24日,香港佛光道場舉行供僧道糧功德回向法會,監寺覺毓法師主法,諷誦《佛說盂蘭盆經》,現場和線上逾四千人參與,圓滿一年一度孝道月法會修持。

覺毓法師開示,信眾於孝道月焰口法會、三時繫念佛事、梁皇寶懺法會、地藏法會,精進修持,仰仗佛力加持,超度歷代祖先、累世父母,同時利益六道苦難眾生,展現佛教徒孝親報恩的美德;並發心供養在全球弘法的佛光山法師一整年修道的資糧,包括衣物、飲食、醫療、教育等,功德殊勝,回向現世父母消災延壽、過去七世父母超生淨土。現代人注重養身,其實養心很重要,也就是培養感恩心、慚愧心。《佛說盂蘭盆經》緣起目犍連尊者至孝救母的典故,孝道是傳統華人社會的重要家庭價值觀念,無論時代如何不同,為人子女要有感恩心,感謝父母養育的恩德,盡孝守本份。有慚愧心的人,會時常自我反省不足之處,自覺行為有缺失會懺悔改正,也會努力學習而有所進步。感恩、慚愧、勤勞是做人的根本,修行就是把人的根本栽培好。正人倫、明義理、尚道德,社會秩序也能井然有序。佛光道場提供平台給大眾修道和修福修慧,要把握難能可貴的學佛因緣,持續進修不同類別的佛學課程,多聞薰習。

信徒Fanny在孝道月完成了一梯次的梁皇寶懺法會修持,是日有因緣參與供僧道糧法會,感覺自己很幸福。相對梁皇法會,供僧法會修持時間較短,但實在令人很感動。李仲瑜表示拜佛多年,今年第一次完成十卷梁皇寶懺法會修持,還有多場焰口法會。供僧是與出家人結緣,福報很大,很珍惜每一次的參與機會。

供僧道糧功德回向法會,令佛光人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浩瀚恩德。(人間社記者葉偉炳攝)
香港佛光道場監寺覺毓法師拈香供佛。(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
香港佛光道場監寺覺毓法師開示供僧的意義。(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
孝道月法會精進修持圓滿,信眾歡喜不已。(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
大眾聆聽監寺覺毓法師開示,不時發出笑聲。(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