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香港佛教學院、香港維摩書院課程聯合結業禮
2025香港佛教學院、香港維摩書院課程聯合結業禮
【人間社 林素汶、關榮蓮 香港報導】
6月8日,香港佛光道場舉行第35期香港佛教學院、第10期香港維摩書院課程聯合結業禮。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勉勵學員持續精進,體悟生命的真諦。道場監寺覺毓法師寄語學員深化對佛法的理解。結業禮不僅是對25位香港、內地和台灣學員學習成果的肯定,更激發了他們對未來修行與學佛的信心與願力,體現了常住在培育佛教人才與推廣人間佛教的深遠影響。
永富法師開示,強調課程目的不僅是提升學員對佛法的理解與個人知見,更引導學員將佛法融入在日常生活,勉勵學員善用職場和道場服務的因緣,實踐利他的行持,發揮生命最大的價值。同時,以理性面對業力果報,守護身口意三業。道場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讓學員得以專注於佛法的修學,要接引親朋好友,讓他們有因緣修學正法。
覺毓法師指出,學佛可貴之處在於佛法能啟發我們的善念,轉化思維,淨化身心。修行在於自覺,要常靜心觀照和反思。生命不應只追求外在的知識和物質,更要重視內心的充實與成長。在心地上下功夫,讓心更豁達,從容面對生命的挑戰。學佛能讓佛法的種子延續生生世世,念佛是現代人方便的修行法門,引導我們思考下一期生命的去向。
佛教學院學員焦華妮表示,總住持與監寺皆強調確立生命目標的重要性,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志向,自利利他。課程讓她體會解行並重的意義,期盼更多青年報讀佛學院,開啟智慧的人生。劉天諾認同監寺所言,不精進修行,便辜負了寶貴的因緣。他會堅持不懈,盡力圓滿每日的修持功課。
維摩書院學員吳清清感恩總住持和監寺的悉心教導,務求大家能將佛法落實於生活。她確立了自己的修行目標,在學佛路上持續精進,力求突破個人思維與自我設限。林燕儀坦言對自身修行進度緩慢而感到慚愧,發願多研讀佛教書籍,並報讀下一期維摩書院,加強對佛法的體悟,並能帶動身邊的人學佛,也會積極參與道場活動,廣結善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