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清明慈悲三昧水懺法會修持 至誠懺悔 解寃釋結

【人間社 關榮蓮、林愛文 香港報導】

清明孝親報恩水懺法會彰顯中國人「慎終追遠」的文化傳統。4月3日及4日(清明節),香港佛光道場啟建清明慈悲三昧水懺法會,佛光山港澳深教區總住持永富法師主法,兩天現場及線上超過10,200人共修水懺法門,恭聞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慈悲三昧水懺祈願文〉,以及就4月3日花蓮發生7.2級地震,由總住持帶領恭讀大師〈為大地震祈願文〉,祈願劫後餘生的人重拾信心、罹難者往生佛國,蓮登九品。法會前,道場監寺覺毓法師叮囑大眾珍惜拜懺的因緣,用功修持,保持清淨心,從而提起覺照力,有助個人修持和從容面對人事物。

總住持永富法師開示,慈悲三昧水懺源於悟達國師膝上患人面瘡的公案,讓人們理解因果業報如影隨形的道理。在日常生活當中,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頻繁,稍不小心就會說錯話或做錯事,繼而產生磨擦和誤會。那怕事過境遷,想起仍會心懷不忿,甚至生起瞋恨心,破口大駡,這就是佛法所謂的寃結。身為佛教徒,對因果業報的道理越深入體會,言行舉止就會格外審慎,以免陷入惡緣、寃結。化解寃結最好的方法是懺悔,過去大師也曾教導,懺悔如水如光,能使身心重獲清淨,消除業障。

為了讓大眾契入法義,總住持就《水懺》的結構作出分析。《水懺》上、中、下三卷,結構分為「前序」(介紹水懺緣起)及「正文」(禮懺內容)兩大部分。正文有禮三世佛、總論懺悔、禮十六佛菩薩、懺悔前方便、發露懺悔(三障)及發願(迴向)六個部分。水懺結構嚴謹,在整體的禮懺過程當中,發揮「前生不斷,後生續起」的功用,以達到循環不斷的懺悔目的。懺文提示,以慚愧心、恐怖心、厭離心、菩提心、怨親平等心、念報佛恩心、觀罪性空心等七種心作為滅罪前方便,以及「四種觀行」為滅罪方便。總住持指出,滅罪要視乎是否專注禮懺、隨文起觀,更要修正言行。從懺文中更加清楚清明節的意涵,以法水懺除罪垢後,成為清廉明理之人。

來自江蘇無錫的葛莉仙表示,理解水懺能懺除微細和不經意犯下的罪業。永富法師開示水懺結構,讓她進一步了解懺悔的次第。道良首次在道場參加水懺法會修持,坦言跪拜腿痛,然而感覺精神煥發;懺悔業障後,內心感到舒服。

攝心守意,心意必須集中。(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
總住持永富法師在佛前拈香。(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
藉由誦經和禮懺清淨身心。(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
香港佛光道場監寺覺毓法師勸勉大眾珍惜拜懺的因緣,用功修持。(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
總住持永富法師帶領信眾恭聽星雲大師〈慈悲三昧水懺祈願文〉。(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
總住持永富法師在佛前香供養。(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
總住持永富法師在佛前燈供養。(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
總住持永富法師帶領齋主代表在往生壇誦經回向。(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
監寺覺毓法師協助總住持永富法師向信眾派發結緣點心。(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
1563 總住持永富法師開示,禮懺要專注,隨文作觀。(人間社記者陳惠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