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美術館教育推廣課程─白文篆刻印章

陶冶性情 創作解壓

【人間社 岑衛琴 香港報導】
篆刻印章是中國文化藝術,歷史悠久。香港佛光道場佛光緣美術館現正展出「篆刻藝術—禪語閒章印集展」張晏寧個人作品展,展期直至11月4日,期間分別於10月20日和29日舉行推廣教育課程。篆刻印章按照刻成印文的凹凸狀,分為印文在印章上呈現凹陷狀的白文印,以及呈現凸起狀的朱文印。10月20日首場課程,由張晏寧老師教導12名學員製作白文篆刻印章。
張老師講解篆刻的歷史,篆刻由「篆」及「刻」兩部分造成。篆書在秦朝之前,有各種不同的寫法。到了秦朝統一了六國之後,由秦相李斯統一為秦小篆,使用在秦朝大型的典禮上。篆刻印章發展到漢朝,達到了鼎盛時期,普遍流行於官方及民間使用,是身份的象徵。張老師表示,期望學員從課程中學習及欣賞篆刻藝術,並從印章的禪語中有所啟發,體悟人生會遇到煩惱的事情,從篆刻印章的雕刻過程中學會放鬆心情、放下執著,接受世事無常,才能在篆刻印章中作出變化與創新。
張老師細心教導及示範使用篆刻的刀法及技巧,讓學員體驗以篆字「佛」雕刻印章的樂趣,從而感受篆刻藝術創作的美及中國傳統文化。歐陽宋珠感到學習篆刻一點也不簡單,而且因為篆刻「佛」字,會特別用心。范德寶表示很享受篆刻學習的創意,感受到握刀要有定力不容易,用刀時更要專注留神;期望能學會雕刻自己名字的圖章。愛好中國書法的譚子平和太太一起參加課程,表示透過是次課程,認識了製作印章的過程,學習了新的事物,感覺很好。從澳洲來港探親,只逗留兩個月的Laura Lee 很感恩能參加學習篆刻印章,感到很與奮。過程中,感悟篆刻猶如學佛,要不斷練習及不放棄,才能克服種種困難。吳美婷感恩張老師的教導,完成篆刻印章,很有成功感,會繼續參加第二場課程,學習製作朱文篆刻印章。

張晏寧老師分享篆刻印章的文化歷史(人間社記者葉偉炳攝)
張晏寧老師示範使用刀具,執刀運力,雕刻線條。(人間社記者葉偉炳攝)
學員專心聆聽細看張老師篆刻的示範。(人間社記者葉偉炳攝)
張晏寧老師細心為學員個別指導練習基本的刻線。(人間社記者葉偉炳攝)
同學們耐心練習,執刀運力,心無旁騖。(人間社記者葉偉炳攝)
同學們在刀桌上固定印章,專注地練習刻畫線條。(人間社記者葉偉炳攝)
張晏寧老師解答同學的提問及示範。(人間社記者葉偉炳攝)
學員把握因緣,與張晏寧老師合照,感謝老師教導。(人間社記者葉偉炳攝)
來自澳洲的Laura Lee感恩能參加學習篆刻印章。(人間社記者葉偉炳攝)
張晏寧老師鼓勵每個學員,並為學員的印章蓋在宣紙上,讓學員帶回家。(人間社記者葉偉炳攝)
張晏寧老師以親製的「佛」字篆刻蓋印,與學員歡喜結緣。(人間社記者葉偉炳攝)
同學們手持親自篆刻印章而成的蓋印,滿心歡喜地與張晏寧老師大合照。(人間社記者葉偉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