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美化人生佛學講座「禪的智慧」 參透世間相 觀照心與境

【人間社 劉吳睿宏 香港報導】

禪跟修行息息相關。 1月29日,香港佛光道場、國際佛光會香港協會主辦美化人生佛學講座,恭請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主講「禪的智慧」,近七百人聆聽保和尚引據經典和公案、深入淺出的講解,領略禪的智慧法樂,並作出互動對答,不時引發全場笑聲。

心保和尚提問「大家想做禪師嗎?」,指出做禪師要自在放下,斷煩惱非常不容易。修行人「只要起煩惱就是自己的錯」,而一般人起煩惱都認為是別人的錯。起煩惱時想起「本來無一物」就能減少煩惱,但要長期訓練和實踐,不執著於六塵; 觀照自心,是貪嗔癡慢疑和不正見令自己起煩惱。

修行要建立「四不壞信」,保和尚引用佛陀教導摩訶男往生善道原則的公案勉勵大眾,要珍惜聽經聞法的因緣,奉行五戒十善。公案肯定自性本清淨,「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要觀照外緣對解脫煩惱沒有幫助,解脫之道是「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大師教導「享有就好,不要擁有」,世間非我所有,不能帶走世間一物。

佛說緣起法,要常常思惟無常、無我、無我所。「無」是重要的般若智慧。大師在著作指出, 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是《金剛經》的四大要義,而一般人執著「有我」,需知要「照見五蘊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

保和尚剖析,禪門公案彰顯智慧的重要性和「不可代替」的概念,修行和生老病死都沒有人能代替。過堂飯訓練不著不貪,食存五觀,吃飯為了成就道業。弘一大師「鹹淡有味」的公案顯示「法爾如是」。大師以「人生三百歲」和「忙就是營養」期許大眾精進用功,從精進中獲得法喜。觀照和精進是修行的功課。

佛光青年曾倩瑩表示,保和尚的開示令她體悟「若人人都能學會轉煩惱為菩提,不僅是美化人生,更是美化世界」,她會更加注意觀照內心。

周静茹現正修讀道場的佛學班,認為聽經聞法難能可貴,保和尚開示精簡易明,令她體會日常生活中要有禪的智慧,尤其吃飯是重要的修行。

鄭秋瑛經常帶著小女兒在道場做義工,表示保和尚的開示令她感到震撼,明白在實修上仍需下功夫,將「有我」的執著修到「無我」的自在。

與會者珍惜聽經聞法的因緣。(人間社記者葉偉炳攝)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開示,要常常思惟無常、無我、無我所。(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
聽開示,領略禪的智慧法樂。(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
用心寫下保和尚的開示。(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
與會人士聆聽保和尚開示。(人間社記者周冠球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