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家園「佛陀與你」 即心即佛 佛在我心

福慧家園主題講座「佛陀與你」,(左起)主持人覺毓法師、覺正法師、如仁法師、知尊法師分別來自星加坡、台灣、印度和香港。(人間社記者劉軒瑜拍攝)

【人間社記者甘淑英香港報導】 2017年4月9日,香港佛光道場,福慧家園主題講座「佛陀與你」,主持人覺毓法師,與談人覺正法師、如仁法師、知尊法師。近300信眾出席,細聽覺正法師、如仁法師和知尊法師真情分享出家的因緣、弘法的願心及行佛的體悟。

覺毓法師介紹三位法師來自不同的國家及文化教育背景,覺正法師、如仁法師、知尊法師分別來自台灣、印度和香港,出家探索生命的內涵,尋找佛陀的足跡及奉行佛陀的教誨。覺毓法師帶領大眾誦讀星雲大師「佛陀,您在哪裡?」,體會大師透過新詩教導大家把佛陀住心,內心得以清淨安穏,指出「佛在靈山莫遠求,把人格完成才能和佛陀相應」。

誠如覺毓法師所說,認識覺正法師的人都會感受到法師與世無爭的淡定。覺正法師1990年出家,派駐菲律賓12年,回到本山服務後再來香港弘法。覺正法師自言從小隨遇而安,跟隨表姐報讀佛光山叢林學院,自己安住於佛光山,表姐則兩度退學,感受到學佛要有福德因緣,並且經過考驗才能堅定對佛陀的信仰。覺正法師擔任知客,學習佛陀照顧每一個人,堅定自在,務求令人賓至如歸,「對人親切微笑都是行佛」。法師從虔誠禮佛中感受到佛陀的慈心悲願,發願透過香港佛光道場普門大開,讓更多人有得度的因緣。

如仁法師出生於印度佛化家庭,被覺毓法師形容為「眼中流露對信仰的自信,善的力量來自恭敬中」。17歲到佛光山叢林學院讀書,受到父母堅定信仰的感染,養成真誠、堅強、尊重不傷害人的性格,發願服務奉獻,深信「只要虔誠,一定有感應的力量」,強烈感受到佛在心中。在佛光山出家,語言障礙受挫敗,感到苦但不住在苦中。現時擔任大殿殿長,以勤勞作務回饋大眾,清淨大殿環境,讓大家安心修持,並以微笑供養大家,因為「面上無諍是供養,人間淨土在佛光道場」。

知尊法師回憶當初一般年青人一樣,只信自己。17歲母親癌症逝世,深感阿彌陀佛的力量不可思議。家庭及後發生變故,阿彌陀佛帶來曙光。法師視母親為第一位阿彌陀佛,接引自己入佛門。2013年報讀住持永富法師淨行品課程,住持成為生命中第二位阿彌陀佛,把自己帶到大師座下出家,真正踏上回家之路。無常激發力量幫助人,知尊法師指出,「佛光山是大菩薩道場,要走入紅塵,與人相處才知眾生所需」,回到道場教授繪畫班,透過繪畫令都市人從中看到佛法。

覺毓法師總結,三位法師直下承擔,堅忍勤奮,看到本來的面目。佛陀在心中,「佛性靠修行開採,重新把智慧開發出來」,引用布袋和尚《插秧偈》,退步原來是向前。大家要低頭才能真正看到自己,並要直下承擔行佛。覺毓法師帶領大家唱誦多首富有意義的詩偈,讓大家感受清淨自在。

主講講座後,知尊法師帶領大家學習繪畫禪,透過專注活在當下,又能隨意自在。接著慶生會,諷頌《父母恩重難報經》,慶生同時功德回向父母。

輕鬆繪畫,畫出光明善美。(人間社記者鄧淑芳攝)

我手繪我心,也能心開意解。(人間社記者鄧淑芳攝)

知尊法師教導大家以簡單線條繪畫。(人間社記者鄧淑芳攝)

大家一起歡喜尋找佛陀。(人間社記者劉軒瑜攝)

近300信眾出席福慧家園,主題講座帶來一個愉快清淨的星期日早上。(人間社記者劉軒瑜拍攝)

佛教學院同學出席佛慧家園,學習行佛之道。(人間社記者劉軒瑜攝)

回應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